回顧浙江互聯(lián)網“滄桑20年”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11/19 17:25:12
1994年4月初,美國華盛頓正櫻花盛放,一位中國科學家登上了飛往那里的航班,為一個渴望綻放的夢想做一次關鍵的溝通。
她叫胡啟恒,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利用那次參加中美科技合作聯(lián)委會的機會,胡啟恒找到了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負責互聯(lián)網對外合作的斯蒂芬·沃爾夫,代表中方重申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的要求。
1994年4月20日,中國實現與國際互聯(lián)網的第一條tcp/ip全功能鏈接,正式成為世界互聯(lián)網中的一員。
轉眼20年。20年里,互聯(lián)網改變了太多東西,從社會生活、經濟脈動到政治生態(tài)……
如今,胡啟恒已80高齡,請不要忘記,是她當年的那一趟飛行,讓中國互聯(lián)網走上了一條非凡之路。
浙江第一批網民:204戶
中國互聯(lián)網的歷史并非從1994年開始。
1987年9月,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發(fā)出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那封郵件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lián)網的歷史。
雖然說著“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但實際上,當時互聯(lián)網上真沒什么可看的。即使在1994年4月20日之后,中國互聯(lián)網接入世界,網上可看的內容也很少。中國電信浙江公司總經理盧耀輝回憶說,那時候有條件上網的無非三類人:一是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二是高校教職人員,且多限于其中的海歸;三是電信業(yè)的技術人員。
1994年,浙江電信開始建設互聯(lián)網,當時全國范圍內只有北京、上海、杭州三個互聯(lián)網首批試點城市,杭州第一個通過工程驗收,并投入使用。
那一年,30歲的杭州人馬云第一次聽說了互聯(lián)網。“我們有個外籍教師叫Bill(音),來自西雅圖,他跟我講網上如何如何,其實他對于網絡也是一竅不通的。雖然我也聽不懂,因為我不是搞電腦的,但是我還是覺得挺有意思。他講得很激動,我聽得也是很激動。”那一年的時間,馬云都在進行選擇,他覺得自己已經30歲了,要去做一家公司,卻不知道應該選擇哪個行業(yè)。幾個月后,馬云有了一次到美國的機會,這讓他第一次親身接觸了互聯(lián)網,也讓他的選擇有了答案,改變了他此后的人生道路。
1995年1月,郵電部開始向社會提供互聯(lián)網接入服務。1995年10月25日,繼北京、上海、廣東之后,浙江電信也推出了互聯(lián)網接入業(yè)務。到了1995年12月底,杭州的網民數量為204戶。這也是浙江第一批互聯(lián)網用戶。
64Kbps是什么概念?
下一部電影要30多小時
第一批互聯(lián)網用戶或許還記得,那時候家里只要有人上網,電話就沒法用了,因為需要通過電話線撥號才能接入網絡。當時上網的最高速率僅有64Kbps,不叫“寬帶”,叫“窄帶”。
“不是開玩笑,真的叫窄帶。直到1999年10月,浙江電信寬帶接入試驗網才正式對外推出。”盧耀輝說,那是中國互聯(lián)網第一次提速,而浙江也是全國最早推出寬帶接入的省份。
速率64Kbps是什么概念呢?舉個例子,以這個速率你下載一首5M的歌,大概需要11分鐘,下載一部電影需要30多個小時。而現在,寬帶網速普遍在4M以上,下載同樣一部電影只需要半小時左右,如果用光寬帶用不了1分鐘。
網速不快,收費卻不便宜。當時上網產生的資費從使用的固定電話通話費中扣除,每3分鐘0.18元,無半價時段。因為網速慢,稍微一上就是七八元錢,等到月底一結算就是好幾百元,相當“敗家”。
1998年,金華電信干了一件在當時相當“了不得”的事情——163撥號收費包月制,成為中國第一個推出包月上網的城市。包月制也改寫了此后上網的資費計算方式。
1999年2月,騰訊推出基于互聯(lián)網的即時通信工具——騰訊QQ,一年之后其用戶注冊數達500萬,對社交方式的改變影響深遠。
3300萬:六成浙江人成網民
對第一代網民來說,申請上網是一件特別復雜的事情。“要備足各種資料去備案,才能領回一本證書,獲得一個上網賬號。誰手里還有最早的上網證書,沒準是很好的收藏品呢。”80后Franck,第一次上網是在16年前,自認是杭州最早的網民之一,因為上網早他還干了件讓現在的追星族相當羨慕的事情,“那時蘇有朋在橫店拍《絕代雙驕》,拍戲之余想上網,蘇有朋后援會的會長就在網上找到我,問能不能幫蘇有朋申請一個賬號,我說申請很麻煩,不如直接用我的吧,就把我的賬號和密碼借給蘇有朋用了。”
互聯(lián)網改變了馬云、馬化騰、李彥宏、丁磊一大批“60后”、“70后”創(chuàng)業(yè)者的人生軌跡,也影響著很多如Franck這樣的普通“80后”的人生。
在回答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為何選址浙江時,浙江省省長李強例舉了幾組具體數字:現在浙江有3300萬網民,大概占了浙江常住人口的60%;在中國行業(yè)網站百強中,注冊地在浙江的占了40%;全國大約有85%的網絡零售、70%的跨境電子商務,還有60%的企業(yè)間電商交易都依托浙江的電商平臺來完成……
從中國第一次觸網到接入世界互聯(lián)網,花了七年;從窄帶上網到寬帶上網,花了四年;從移動互聯(lián)網的雛形到正式推出,只花了一年——當最早的網民們懷念著最初的觸網經歷,懷念著那時最純真、最純潔的網絡社交時,互聯(lián)網正以更快、更廣的速度和深度發(fā)展著。
今天,2014年11月19日,讓我們一起聽:互聯(lián)網的故事,現在已經講到哪兒了。
- 返回頂部
-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閱讀:
- ·浙江互聯(lián)網,“+”出亮眼成績單(05/28)
- ·《世界互聯(lián)網發(fā)展報告2018》和《中國互(11/09)
- ·2017年度浙江互聯(lián)網發(fā)展報告出爐(05/23)
- ·浙江互聯(lián)網經濟勃發(fā) 撬動產業(yè)轉型升級(12/04)
- ·互聯(lián)網發(fā)展趨勢是融入現實世界(06/03)
- ·互聯(lián)網發(fā)展呼喚開放誠信融合(07/04)
- ·下一代互聯(lián)網產業(yè)將從四方面推進(12/24)
- ·中國互聯(lián)網:莫讓雜音絆住行業(yè)發(fā)展腳步(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