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七旬老奶奶的一套古籍被拍出800萬元(3)
- 杭州寫字樓網(wǎng)
- 2011/1/6 16:07:37
古籍收藏入門宜從版本學著手
鑒定古籍和鑒別古器物、古書畫一樣,不是一眼即能辨別的事情。因此,專家提醒,投資者應練好基本功再入場。那么一般民間收藏者該如何入門?專家表示,初涉獵者可以先不從學術入手,而改從版本學上加以研究,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可以從民國時期的書入手,大部分這一時期不成套的散本幾十元就可以買到一本!保Y深藏家張先生推薦,民國的書承上啟下,由此入手可以由淺入深,再推廣到其他更古舊的品種。
浙江收藏協(xié)會秘書長賀善達針對收藏提出建議,“首先做工也精美,包括其完整性。其次要出自名家之手,還要堅持‘物以稀為貴’的原則。
淘舊書可以多去古籍書店、舊書店、古玩店,也可以在網(wǎng)上買。實際上在市面上淘到寶貝的機會越來越小,因為古籍善本的藏家很多是只買不賣,但經(jīng)常會有大藏書家過世后,子女將其藏書散出的情況,類似顧批《戰(zhàn)國策》的情景,這時候就是撿寶貝的天賜良機。
至于防偽,古籍收藏領域造假的倒不算太多,因為要模仿古代的雕版刻印一來成本太高,二來幾乎沒法仿得像。此外,墨、紙、刻工、校工等,均很容易辨別真?zhèn)巍2贿^入門者鑒別能力不高時也要留個心眼,目前市面上有種“醬油書”,按原書式樣打印出來,再用化學品將之“做舊”,但紙質(zhì)、墨色、字體風格等都不是那么回事。
“若此次錯過顧批《戰(zhàn)國策》,那么它很可能將湮沒于塵世,難以保全。”2011年,藝術品市場這把熱情的火還會繼續(xù)燃燒,古籍善本必會位于其中。西泠拍賣古籍善本部經(jīng)理李東溟表示,西泠拍賣打算從春節(jié)以后開始,組織專家學者以江浙一帶為重點,開展民間藏書活動,在普及古籍保護知識的同時,以期能發(fā)掘更多的“滄海遺珠”。
相關鏈接:
①古籍善本 按如今收藏界普遍的看法是,1911年以前的書籍稱為古籍,而1949年之前的稱為舊書。
善本,簡單講就是好的書本。在國際上,各大博物館對中國古籍以清入關(1644年)為界限,在此前的古籍,無論官刻、私刻,均為善本。而國內(nèi)收藏界則以1795年為界,在此前的均視為善本,因此古籍中又有乾隆版、康熙版、明版、宋版之稱。宋元時期的古籍很久以來就是藏家追捧的對象。拍賣會上,元代以前的書往往是論殘頁賣,600年前的書是論頁賣,400年前的書是論冊賣。
②李元禮(110—169),東漢潁川襄城(今屬河南)人。出仕之初舉孝廉,后歷任青州等地太守、烏桓校尉、徵度遼將軍、河南尹。在各種文獻中,評價都很高,號稱“天下楷!薄
③黃丕烈(1763~1825) 清江蘇吳縣人?崾人伟鏁,自稱“佞宋主人”,藏有宋刻圖書達百種。黃氏精于鑒別?,并非簡單藏藏書而已,對于閱讀過的書籍通常還寫下大量題跋,內(nèi)容涉及版本異同、字畫增損及刊刻優(yōu)劣。
④顧之逵(1752~1797) 清藏書家、校勘家。元和(今江蘇蘇州)人。好讀百家之書,后以貯書富聞名于江南。所校書籍,錯誤極少。
⑤鮑廷博(1728~1814) 祖籍安徽歙縣,隨父鮑思詡居杭州。家世經(jīng)商,殷富好文。乾隆三十八年(1773),開《四庫全書》館,詔求天下遺書,共收書3503種,廷博長子士恭以所藏精本620種進獻,內(nèi)多為宋元以來之孤本、善本,居私家進書之首。
⑥袁廷梼(1764~1810) 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富收藏,精考據(jù),與周錫瓚、黃丕烈、顧之達并稱為藏書四友。
⑦毛鈔 明末藏書家﹑出版家毛晉善刻書,為歷代私家刻書最多者,且好抄錄罕見秘籍,繕寫精良,后人稱為“毛鈔”,極受珍視。
返回頂部
-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每日商報
相關閱讀:
- ·上海虹橋商務區(qū)優(yōu)質(zhì)地塊受到冷遇(08/14)
- ·第二屆中國漫畫拍賣會將于5月1日舉行(04/19)
- ·漫畫也能像藝術品一樣拍賣(03/11)
- ·浙江長樂2010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在杭舉(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