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不是為了取悅拍攝對象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1/6 14:11:29
如果你有閱讀時尚雜志、明星刊物的習慣或是關心廣告大片,你一定看到過馬丁·舍勒的攝影作品。他是《紐約客》的特約攝影師,為《滾石》、《時尚先生》、《智族GQ(微博)》、《娛樂周刊》、《時尚》、《名利場》雜志提供照片,奧巴馬、馬克·扎克伯格、安吉麗娜。朱莉、梅麗爾·斯特里普等各界名流都是他的拍攝對象。馬丁的作品游走在藝術和商業(yè)之間,用光、背景和基調極具現代感,在抓住人物本質的同時,又能兼顧商業(yè)攝影對視覺沖擊力和美感的需求。他的攝影作品首次在中國展出,也是源于商業(yè)推動。11月底到12月初,渣打銀行優(yōu)先理財藝術周邀請到馬丁在紅坊視平線畫廊舉辦攝影展,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國展出,他親自挑選了9幅不同風格的照片,希望中國觀眾可以對他的攝影理念形成一個總體印象。
馬丁·舍勒出生于德國慕尼黑,19歲才開始接觸攝影。當時他跟著一個朋友申請了柏林的一所攝影學校。一進入攝影學校學習,他便意識到這是他喜歡的職業(y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來到紐約,經過5年努力,終于獲得了不錯的攝影項目。那時候大家都使用膠片照相機,他喜歡尼康FE相機配35毫米定焦鏡頭,這一套裝備與他形影不離。直到四個月前,馬丁才將它換成數碼相機。
在馬丁最著名的一組照片中,無論名流、政客還是普通人,一律近距離直視鏡頭,臉部細節(jié)一覽無遺,像證件照一樣不留情面。他說,他喜歡拍近距離人像,“我一直覺得人的面部是最重要的部分,撇開衣飾、撇開背景,真正聚焦人本身。但我并沒有設定這種拍攝方式,只是這些年來我自然而然地拍成了這樣。”而在另一些照片中,馬丁則根據每一個拍攝對象的特質精心設計場景,比如讓狂熱的鋼琴愛好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坐在一架廢棄的鋼琴前面,讓愛玩的喬治·克魯尼和布拉德·皮特在槌球場邊打球邊拍。然而即便是像他這么炙手可熱的攝影師,在大牌拍攝對象面前,也只是“乙方”。“很多時候,我拍攝的人物或他們的公關并不喜歡我的拍攝構想,這就像是一場斗爭,不幸的是,往往以我的失敗而告終。” 但是馬丁從不放棄溝通,他相信一幅令人回味的攝影作品才能使他們在眼花繚亂的視覺世界中脫穎而出。馬丁·舍勒非常喜歡時尚攝影師理查德·阿維頓(Richard Avedon),他認為后者似乎從不關心拍攝的任務是否喜歡他們在照片中的形象。他拍攝過很多知名人士,最終,他們總是展現出瘋狂的、凌亂的情緒。“似乎他喜歡使人物看起來有那么一點壞。我認為這才是攝影師應該做的,不是努力取悅拍攝對象,而是呈現你認為誠實的畫面。”
- 返回頂部
-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外灘畫報
相關閱讀:
- ·破解商業(yè)廣告攝影照片特效之謎(11/29)
- ·杭州建德正在打造一座沉浸式攝影主題小(07/26)
- ·創(chuàng)意攝影 :惟妙惟肖的“手指動物”(11/13)
- ·微電影拍攝技巧(10/17)
- ·2013首屆寧波最美標志性景觀攝影大賽征(09/11)
- ·第六屆杭州市民攝影節(jié)征集作品(08/08)
- ·第七屆“杭州印象”紀實攝影作品大賽(04/02)
- ·拍攝好照片的攝影技巧(09/21)
- ·第六屆“杭州印象”紀實攝影作品大賽(04/10)
- ·第十二屆中國杭州國際汽車工業(yè)展覽會攝(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