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準備面試 就像準備打仗
- 杭州寫字樓網(wǎng)
- 2009/4/19 15:33:45
求職招聘往往伴隨著面試?靾笱埫绹腿毡镜膽獙卯厴I(yè)生、美國大學教師,講述他們親身經(jīng)歷的面試故事。
雖然中外在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但中外招聘和應聘還是有共性的。因此,外國學生求職面試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或許會給中國學生帶來不少啟發(fā)。
經(jīng)驗之談
老爸教我三招 接著實戰(zhàn)演習
編者注:快報讀者也許記得《我是大四學生,掙的錢是花掉的5倍 》一文(本報3月11日第22版),作者是美國羅得島州布萊恩特大學通信專業(yè)的學生希拉里•約翰斯頓。那一次,她抱怨“想找份跟四年學費11.2萬美元匹配的工作很難”;這一次,她向快報讀者報告“找到工作”,并介紹了她的面試經(jīng)驗。
老爸教我面試“三板斧”
雖然進入大學后,我參加過很多有關兼職工作的面試,但我依然會緊張害怕。
我老爸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汽車商人,我從他那里學到面試時展現(xiàn)最佳形象的“三板斧”:研究招聘企業(yè)的背景、產(chǎn)品或服務;寫下我對這家企業(yè)有價值的三個方面;寫下我的三個弱點以及改變缺點的計劃。這三招很管用,讓我能跟面試官很好地交流。
我下個月就要畢業(yè)了,今年的第一次求職面試來自一家投資公司。我從學校的求職辦公室網(wǎng)站獲得它的招聘信息,求職辦公室?guī)臀覍忛喠藗人簡歷,確保它沒有任何拼寫錯誤和簡歷的內容排列是正確的。
面試前,老爸幫我做模擬面試。他像模像樣地坐在家里的椅子上,我坐他對面。他微笑著向我點頭,然后開始問:你最喜歡的工作是什么?你為什么是這個職位的合適人選?……這些問題都是正式面試時可能遇到的,老爸幫我分析問題的“陷阱”、教我如何改進。
老爸還教我怎么面試著裝。他說,著裝非常重要,“如果你穿著得體去面試,會讓招聘方覺得你很重視面試”。
我走進這家投資公司大樓時,還是緊張。兩個面試官向我致意,我能流利回答他們的問題,因為那些問題老爸都問過了。很不幸,最后沒有獲得這份工作,雖然有些沮喪,但我為自己打氣:“也許它不是我最想要的!
社會實踐積累人脈很重要
3月底,我跟科羅納窗簾公司簽約,4月初已經(jīng)正式上班了。
獲得這份工作算是“巧合”。一個朋友問我:“你有沒有興趣參加科羅納窗簾公司的面試?這是一家專注于家居產(chǎn)品設計的公司!边@個朋友是我在曾經(jīng)兼職的公司認識的。有時候,社會實踐、積累人脈真的很重要。
我參加了面試,并保證我穿得很符合流行趨勢:一件短的外套套裝,外加一套連衣裙——這讓我看起來似乎很懂設計(設計界講究緊跟潮流)。面試官是我現(xiàn)在的老板,他問我:“你能否熟練運用我們公司的專業(yè)設計軟件?”“你希望在我們公司干多久?”等等。
面試后第二天,我接到了錄用電話,成了包裝部的初級產(chǎn)品經(jīng)理。
希拉里說她老爸幫她分析面試問題的“陷阱”,“陷阱”是怎樣的?這里正好有一個例子——
落入面試陷阱的人
我最近參加了學校招聘教師的工作,深深體會到求職前充分準備的重要性。
美國招聘一般有三關,第一關是簡歷;第二關是電話面試。能進入第二關的人專業(yè)對口、資歷出眾,電話面試一般不超過30分鐘,主要考察應聘者是否名副其實、跟雇主的文化合不合拍。
學校的電話面試一般問6個至7個問題,從研究方向、教學、到專業(yè)知識等都有,每個問題以小見大,隱藏許多深層意思。最后一問幾乎是所有面試都問的:你有什么問題問我們?別看它常規(guī),那是最需要策略去回答的問題。
有個申請我們學校教師職位的人,專業(yè)問題答得很順利,有的教授已舉出了“要她”的牌子。沒想到最后一個問題砸鍋了。她先問一周要上幾次課,又問有沒有研究生助教,還問學校對教師的個人研究有多少支持。
本來,這些問題都不是無理取鬧,如果到第三關的正式面試時再問,可能不那么刺耳,電話面試時問就不合時宜:負責招聘的教授都猴精猴精的,你問了半天,言下之意是不是不想干活?教師職業(yè)是有彈性的工作,課余都會有自己的事,這是心照不宣的,但學校不會擺明招聘一個“想方設法減少工作量”的人。
這個求職者問的問題不僅顯示了她將來工作偷懶的可能,也顯示出她缺乏大局觀,繞來繞去都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光想著學校怎么為我,沒提出我怎么為學校了。她被淘汰了,要說冤枉還真冤枉。
面試高手
日本大學生精通面試是怎樣煉成的?
編者注:松下何哉是東京農(nóng)工大學電氣電子專業(yè)的二年級研究生,大約還有1年畢業(yè),但他已參加多場應聘面試,而他的不少同學已經(jīng)跟企業(yè)簽約。日本企業(yè)大多只招應屆生,而日本大學生大多非常精通面試,這是怎么回事?松下何哉說——
只愛應屆生
日企的校園招聘,往往在本科生三年級、研究生一年級就開始了,這跟終身雇傭制有很大關系。終身雇傭制是日企在戰(zhàn)后的基本用人制度,是指企業(yè)招聘應屆畢業(yè)生,一經(jīng)錄用直到其退休,除非勞動者自身責任,企業(yè)有避免解雇員工的習慣。它不是法律或明文規(guī)定的制度。
近年來,雖然日本各界要求改革終身雇傭制的呼聲很高,但它根深蒂固。日本多數(shù)大企業(yè)仍實行終身雇傭制,幾乎只招聘應屆畢業(yè)生、不要那些中途跳槽的人。這種制度下,大學生都想在畢業(yè)前找到工作,日企為了招聘到最優(yōu)秀的人才,通常很早向大學生發(fā)出錄用通知。
因此,日本的校園招聘越來越提前了。
展示你的忠誠
日企最常問的面試問題包括:你應聘的動機是什么?你有什么長處?你在學生時代曾努力做過哪些事,比如兼職、志愿者、學習?如果成功應聘,你最想為公司做什么事情?
日企非常喜歡忠誠的員工,面試時千萬不要說你同時應聘多個企業(yè)或在多個企業(yè)工作過,這會給人一種見異思遷的負面印象。我在面試時,經(jīng)常會從這樣一個故事開始:從上大學開始到研究生二年級的5年多時間里,我一直在同一個地方做兼職……
我應聘的主要是技術類工作,到現(xiàn)在還沒有遇到過小組面試,但那些想找事務類工作的同學經(jīng)常會碰到。我聽他們說,一般的小組面試都是在應聘的幾輪面試中比較早的階段進行的。小組面試通常是想篩選出那些交流能力強的同學。如果日企招聘時有小組面試,最多是一輪。
面試高手是準備出來的
我們在面試前會做很充分的準備,對一些可能面試到的問題,結合自身情況做深度分析。比如,到現(xiàn)在為止,我究竟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想成為怎樣的人?去做怎樣的事?為什么想找這份工作?
在日本,有關求職面試的書刊汗牛充棟。自我分析,在日本一些求職網(wǎng)站或者書籍中都是被強烈推薦的;而對找工作的日本學生來說,這種分析必不可少。
面試官對求職者比較信任,但他們會為了弄清求職者的回答是不是真實所想,而對一個主題多角度發(fā)問。學生對此非常了解,會非常努力地事先準備,還會去研究應聘公司的情況——無論是求助網(wǎng)絡、書籍,還是求助校友前輩。
日本學生這種觀念非常強,如果說我們精通面試,可能是這個原因。我覺得,面試時最好別耍小聰明的“技巧”,老練的面試官一定會很快看穿。比面試“技巧”更重要的是內容,這是多數(shù)日本學生的共識。
美國大學的求職課
一個大學生找工作 能找到多少個幫手
每年5月,大批美國大學生完成學業(yè),涌入社會。受金融危機沖擊,美國今年失業(yè)率居高不下,就業(yè)形勢嚴峻,讓應屆畢業(yè)生有點煩。
我所在的哥倫比亞芝加哥學院,今春到校招聘的公司比去年縮水了一半以上。而一些去年畢業(yè)的學生竟然現(xiàn)在還沒找到工作,回校和應屆生搶飯碗。危機之下,學校只有動員一切力量,加強對學生的求職教育。
以學術研究的活躍程度來分,美國大學分為研究型大學和教學型大學。它們提供的求職教育各有千秋。
校友和學校幫忙 打磨好你的簡歷
研究型大學,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思維能力,它們一般沒有專門教授求職面試技巧等實用性強的課程,但多數(shù)會設有兩大機構提供求職協(xié)助:
一是職業(yè)中心,它定期舉辦招聘會與面試技巧培訓,是連接學生與雇主的橋梁。職業(yè)中心特別重視聯(lián)絡校友,利用龐大的校友網(wǎng)絡為應屆生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校內招聘會多由校友公司操作。一些熱心校友,志愿為師弟師妹做就業(yè)輔導,傳授面試秘訣或者潤色簡歷。
二是寫作中心,F(xiàn)在學生用短信、網(wǎng)絡很頻繁,寫正式文書時就傻眼了,而美國公司對簡歷寫作的要求極高,一個語法錯誤就可能導致應聘者出局。因此,寫作中心有專人幫學生修改求職簡歷。如果學生還是沒信心,可以選修學校的公文寫作課,我在這個課程拿了“A”,比大部分美國學生成績更好,這說明中國留學生無需過分擔憂語言障礙。
一技傍身才能沖殺 獵頭教你怎么接招
教學型大學中,有很多是以職業(yè)教育為主的學院,畢業(yè)生可以立即申請工作,比如醫(yī)療助理、電腦技師、設計師、動畫師等。這些對學歷要求不高的職位,競爭者更多,學校的教育就集中在技能培養(yǎng)上。
我在教授一門有關設計表達技巧的課程,內容包括如何準備簡歷、介紹信、設計與制作作品集以及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學校還有一個作品中心,除了陳列學生作品外,還經(jīng)常邀請工業(yè)界的人士給學生做免費講座,將課堂知識和企業(yè)需求緊密結合。
此外,一些美國學生自主組織了互助型求職講座和“面試演習”,讓應聘者對求職的困難有心理準備。還有一種獨特的面試培訓由各種行業(yè)協(xié)會提供,學生進入大三后,學校會鼓勵他們參加各種行業(yè)協(xié)會和學術會議,廣泛建立人脈。有些行業(yè)協(xié)會常邀請本行業(yè)的職業(yè)獵頭給學生開面試講座,這些獵頭的招聘經(jīng)驗相當豐富。
總的來說,美國大學的求職教育實用性很強且比較全面。
返回頂部
-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