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拖累消費意愿
- 杭州寫字樓網(wǎng)
- 2011/3/18 11:26:55
最近,央行公布的一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在當前物價、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居民更傾向于儲蓄,傾向于“更多消費”只占14.2%,這是1999年進行問卷調查以來的最低值。
在我們大力倡導要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時候,消費意愿指數(shù)創(chuàng)下了十二年以來的新低,比2008年我們受金融危機沖擊的時候還低,這多少讓人覺得有點尷尬。
居民手中的錢更傾向于儲蓄,當然也有其積極意義。至少它說明現(xiàn)在央行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取得了相應的效果,通貨膨脹的預期有所降低,使得存銀行不再是一個太差的選擇。
在美國人頻頻刷著信用卡,大膽地用著明天的錢的時候,為什么我們連今天甚至昨天的錢都不敢用?難道我們不知道花錢嗎?
在消費意愿不高的情況下,我們先得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居民收入增長相對緩慢。長期以來,居民收入的增幅都是落后于GDP漲幅的,有時候甚至還趕不CPI的步伐。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居民收入占GDP或國民收入比重一直在下降:1978年至2007年,全國GDP年均增長9.8%,居民收入年均增長7%;1995年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為67.2%,至2008年下降到57.1%……在收入增長緩慢,物價上漲猛烈的情況下,居民們是不太敢消費的,因為他們并不覺得自己很有錢。在房價動輒就可以吞噬一戶家庭兩三代積累的財富的時候,買房以后,剩下的錢真的不多了。
讓他們并不覺得自己很有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保障水平太低,花錢消費的后顧之憂沒有解除。教育、醫(yī)療哪一個不是花錢的主?錢得存著給孩子讀書,給老人看病,前一陣子不是爆出一針1萬元的新聞么,咱那點錢,能扎幾針?
對未來不確定、沒信心,所以不敢大膽消費?纯囱胄姓{查的數(shù)據(jù),85.8%的城鎮(zhèn)居民傾向于儲蓄,其中,44.2%偏好“投資債券、股票、基金等”的變相儲蓄,41.6%偏好“儲蓄存款”。要么直接存起來,要么投資于虛擬經(jīng)濟,真正愿意去購買真實產品的只有14.2%而已。單靠這14.2%怎么去拉動內需?
評論員 董碧輝
- 返回頂部
-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有房的女人更愁嫁?(01/19)
- ·說三道市:銀行還不如小吃店(07/14)
- ·學會做謙卑的“一”(05/16)
- ·藥品“降價死”為何一再發(fā)生?(04/18)
- ·人喝醉了油價也跟著“醉”(04/14)
- ·成功的“野雞” 失敗的“鳳凰”(04/14)
- ·在適當?shù)臅r候自動管制自己(04/11)
- ·“傍大款”是一個社會問題(03/30)
- ·童立進:“鹽”重問題(03/18)
- ·“雙匯”事件拷問社會誠信(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