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絡詐騙現(xiàn)“貸款”新騙局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4/23 14:47:14
隨著互聯(lián)網發(fā)展,網絡貸款滿足了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群體的日常消費需求的同時,也成為了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工具。近日,秀洲警方接到群眾報警,稱其在網絡貸款過程中不僅沒貸到錢,還被騙走4600元人民幣。
據了解,前段時間,洪合人小徐因為急需用錢,在一個“閃易貸”的APP軟件平臺上申請貸款10000元,并填寫了個人信息以及銀行卡號。不一會兒,一個QQ昵稱為“代辦客服”的人主動添加了小徐的QQ,并發(fā)過來一個銀行賬號,稱小徐在軟件上填寫的銀行卡賬號寫錯了一個數(shù)字,需要他往這個賬號里繳納4000元的解凍金。
沒有多想,小徐立即通過支付寶向對方指定的銀行卡轉賬4000元。緊接著,對方又給小徐發(fā)來了一個“芝麻收款”的二維碼,聲稱要600元的包裝費。小徐再次按照對方的要求轉賬600元。
可是等了半天,小徐之前轉賬的4000元并沒有解凍,他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立即選擇報警。
據秀洲警方介紹,放款之前先收費是網絡貸款最常見的伎倆,貸款被騙受害人中,十有八九就是掉進了這個坑里。騙子抓住借款人急于求成而又缺乏常識的心理,首先取得其信任,并編織各種理由,提前收取借款人的費用,通常以材料費、保證金、交易流水不足等由頭忽悠借款人上鉤。當借款人將錢打入對方賬戶以后,騙子完成一輪騙局,隨之消失。
浙江三利律師事務所鄭紅霞律師: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電話、短信、互聯(lián)網等電信網絡技術手段,虛構事實,設置騙局,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騙取公私財物的犯罪行為。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小徐急需資金及其對于“閃易貸”APP軟件的信任,虛構小徐在APP軟件上銀行賬號輸錯以致貸款被凍結需要解凍金、包裝費為由騙取小徐4600元,其行為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近年來,我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xù)高發(fā),作案手法不斷翻新,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又出現(xiàn)了新特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智能化、科技化水平不斷提高,跨區(qū)域跨國境特征明顯,這些特點造成了此類案件偵破難度大,破案成本高,這就要求人民群眾增強防范意識,將損失降到最低。
目前最常見的詐騙手法有:冒充公檢法、冒充熟人、冒充上級領導、冒充銀行或者電信客服、金融理財、兼職刷單、機票改簽、中獎、網絡購物、網游交易等等。80后、90后是電信網絡詐騙的主要受害人,其個人信息泄露情況較其他年齡段更為嚴重,遭受電信網絡詐騙的概率也更高,所以保護好個人信息,提高個人防騙意識是預防詐騙的根本途徑。對于發(fā)現(xiàn)的不良信息及涉嫌詐騙的網站,廣大群眾都應及時向公安機關進行舉報,謹防更多的人上當受騙。
(原標題:電信網絡詐騙現(xiàn)“貸款”新騙局 記者:趙晨、潘葉萍 通訊員:徐佳薇、杜西西)
- 返回頂部
-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嘉興日報
相關閱讀:
- ·投資電影穩(wěn)賺不賠?當心陷騙局(06/21)
- ·嘉興市部署防范電信網絡詐騙(05/24)
- ·網絡詐騙手段多,多存戒心、不貪小利是(04/17)
- ·央行新規(guī)嚴防電信網絡詐騙(04/03)
- ·中國司法大數(shù)據研究院發(fā)布:充值刷單成(09/04)
- ·虛假郵箱詐騙,杭州警方首次境外全額止(04/25)
- ·警方公布今年6大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05/09)